介词不会用?进来看这篇!【进阶篇 · 介词①】
中文里,纷繁复杂的量词对外国人来说是一大难点和痛点:
为什么桌子要论「张」,而椅子要论「把」?
为什么牛要论「头」,而狗要论「条」?
为什么马要论「匹」,而斑马则要论「只」?
为什么look at是「看向」?
为什么look for是「寻找」?
为什么look after是「照料」?
为什么look forward to是「盼望」?
还有,为什么介词可以像(及物)动词那样接宾语?
今天这篇说来说说介词。
韦氏辞典对「介词 (preposition) 」的定义是:一类功能性的词,与名词性短语组合,构成定语、状语或表语。
介词是虚化的(及物)动词
解释一下上面这句话,来看这个例子——
试翻译:我给你买了一件衬衫。
回忆一下,当你刚开始学英文,还处在机械地「字字对译」的阶段时,是不是脑子里曾经把「给你」翻译成give you?那时你可能会机械地把这句话翻译成:
I give you bought a shirt. ✕
当然,若你稍有些英文的基础知识之后,就会发现这句话里有两个谓语动词,是个病句,这时你可能会进一步把give变成不定式形式:
I bought a shirt to give you. 【非谓语化】
嗯,这样一来至少在语法上是成立的。不过,如果我们回过头去再看看「我给你买了一件衬衫」这句话,其中的「给」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动作,它并不强调「从我手上交付到你手上」这个行为本身。
——换句话说,这里的「给」像是一个虚化后的动词,不表动作,而是表目的,等同于「为」,即「我为你买了一件衬衫」——此时,这个「虚化的动词」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一个介词,而表目的的介词是for,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就可能想到更地道的翻译:
再举一例——
类似地,乍一看「用粉笔」「画画」可以翻译成两个动作,use a chalk和draw。此句中Draw显然是最核心的动作,应该做谓语,所以use a chalk要变成非谓语形式,这里可以用现在分词形式using a chalk,作伴随/方式状语,即:
She is drawing using a chalk. 【非谓语化】
嗯,语法上起码是通了。但如果再仔细琢磨一下,这里的「用」并不强调「使用」这个动作,而是表方式,等同于文言文中的「以」,也是一个虚化的动词,即介词,所以更地道的翻译是:
She is drawing with a chalk. 【虚化,变介词】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「一个有钱的单身汉」——
a bachelor who has a fortune
a bachelor having a fortune
⇩ 虚化 ⇩
【介宾短语做定语】
【双谓语】
⇩ 非谓语化 ⇩
Tom is chasing, following Jerry.
⇩ 虚化 ⇩
Tom is chasing after Jerry.
【介宾短语做状语】
We will take a bus and go there.
We will go there, taking a bus.
⇩ 虚化 ⇩
We will go there by bus.
【介宾短语做状语】
由此可见,现在分词形式的动词having,following,taking分别可以虚化成介词with,after和by。
此外,还有些动词的分词几乎已经演变成介词了:比如including和involving「包括」,concerning和regarding「关于」(相当于中学里学过的about/on)。
▲ 图片点击可放大
其实在中文里,尤其是文言文里
介词与动词的亲缘关系也很明显例如,屈原的《楚辞 · 九章 · 涉江》中有两句发牢骚的话,曰「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以」此处显示是用了「互文」的修辞方法以 = 用,即「任用」之意,为动词这两句是在抱怨楚王不懂任用忠诚贤能之人而《诗经 · 卫风 · 木瓜》一篇中有云「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」既然有「投 / 报」这种硬核动词在
那么句中的「以」就是虚化后的介词了
—— 看到了没? 咱中文里的虚实转换不用在字词上做变化
就是这么简单粗暴【手动狗头】
| 近期预告 |
今天这篇我们讲到了:介词可以认为是虚化的动词,将实词虚化以达到降低相关成分在句子中份量的目的。既然如此,当我们想强调句中的某一部分时,可以反其道而行之,也就是将虚词实化。
很多童鞋在写作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苦恼——为什么我写的英文句子总是轻飘飘的/没有份量感/重点不突出?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有一系列好用的小技巧,下一期推送我们就来说说怎么样通过词性的虚实变化来突出重点。不想错过的童鞋赶紧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关注 Super立方体 吧!
------【文中若有谬误,欢迎留言指正】------
相关往期推荐:
▼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Super立方体